找到相关内容1541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龙树的教学

    外道方面是数论、胜论,小乘教方面,是上座的代表萨婆多部,大众方面,是摩诃僧祇等诸部。其中尤其是始终为其批判的目标的,是萨婆多有的学说。  从而至于可以说是它的宗祖的发智论主迦旃延,他在智度论里面,...,故亘乎其著作全部的,他的思想之“统一的研究”,无论如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得到,这是显然的。然而自龙树研究说,我想,世上没有比那断片的、外部的研究,更有害于龙树思想其物的了。所以我想,只是这种人的...

    佐佐木月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3054811.html
  • 从《七十七智经》看“法住智”之意义

    解脱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华梵大学硕士论文,民88年6月。  10、温宗堃〈〈须深经〉的版本及南传上座对〈须深经〉慧解脱阿罗汉的理解(从L.S.Cousins及Richard Gombrich的文章...法住智的定义,此二经之研究是绝对需要的。  汉译大藏经保留了丰富的论书,而对于此二经之注释,更是不在少数。其中,笔者发现被称为有大集成的《大毗婆沙论》,更详细的记载著《须深经》中有关“法住、涅槃”的...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3554817.html
  • 论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其舍离精神

    陈述四姓平等时,而加入财力一项,可为明证。是以佛陀特于家庭问题,应行注意之事项与教训等,一再教诲之也。且自文献上征之。凡此均为汉译所传。巴利一方,不甚多见。惟巴利藏为上座所传。意或将此通俗者,删去未...  论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其舍离精神 澹思  一、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应限在释迦在世时的教示。(派佛教,大乘佛教都是后来发展的佛教,不能算作基本 -- 亦即根本。)这问题,正如讲...

    澹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5555294.html
  • 永乐大钟历史成因分析

    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14) ,在以后漫长的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传入最早的汉传佛教,还是公元六、七世纪传入的藏传佛教和南传上座佛教都逐渐与中国各地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和民族化,成了在...

    高凯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32655422.html
  • 《阿含经》之禅定──以佛陀成道的禅定为脉络

    ,《以〈阿含经〉的缘起法探讨佛教的认识及其认识对象》,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6.陈水渊,《南传上座〈摄阿毗达摩义论〉的哲学思想研究》,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论藏  1.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律藏》,《汉译南传大藏经》卷一,高雄:元亨寺妙林。(以下《汉译南传大藏经》皆是由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翻译,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出版)  2.《长》卷一~卷三,...

    罗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44155728.html
  • 无瞋即是戒 心净即出家

    变化之二,就是人所共知的戒律的地位为清规所取代。  戒律的分化发生于佛陀灭度之后。当时,众弟子对佛戒的某些条文持有异议,产生了对受持内容的争论,并由此导致了大众上座的出现。此后,随着时代的变化,...派、不同的宗、不同的传承,其所持的戒就不尽相同。于是乎,教派与教派之间、同一教派内部的各种观点之间就不断地发生矛盾和争论,在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的问题上喋喋不休……  从感情上说,历史上关于戒律的...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44556063.html
  • 汉传佛教及其宗派

    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佛教(巴利语系)。   汉传佛教   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印度在华僧人计71人。译出经、律、论5700余卷(现存),加上其他佛教著作和汉地著述,据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收录为13520卷 。   出家僧众遵行的戒律,汉地相传有五。自唐代律宗兴起,推行《四分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55356101.html
  • 论佛教的自杀观

    可见南传上座对有条件下的自杀,也采取宽容的态度。   28.Wiltshire, cp. cit, p.135。   29.值得一提的是近代享有盛名的基督教神学家范杜森博士(Dr.Van ...-中,相当于南传“相应”Ⅰ 120)。   13.参阅《杂阿含经》卷47(《大正藏》卷2,页347中-348中。相当于南传“中部”Ⅲ263和&...

    恒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5156221.html
  •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2)

    》)。又如,当时鸠摩罗佛提、昙摩持等人,原是小乘上座系的,所译均属小乘上座的著作,性质是阿含,毗昙一类,对这些经典的翻译应本着什么原则呢?道安采取了赵政的意见:“昔来出经者,多嫌胡言方质,而改适今俗...,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因为此时所译的,牵涉到了各部各派而显得复杂了。小乘的派,一般讲是分为二十,实则不出乎四系:上座、大众、说一切有、犊子。每一系都有自系所传的经律论,内容各不相同。特别是毗昙一类,...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1556398.html
  •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8)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毗昙的文献源流  作者:吕澄  ——《阿毗昙心论讲要》序言之一  从佛教的文献说,毗昙(论藏)是三藏之一。现存小乘各部的毗昙种类很多,其中比较有组织的,在北传的佛典里有说一切有的身(《发智论》)、足(《法蕴足》等六足)七论,南传的佛典里有上座七论(《法聚论》等),此外还有派不明的《舍利弗毗昙》(内有五分)。这些虽然各成组织,但每类组织的来由已不易说明,各类相互间的关系就更...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2456404.html